浙江舟山渔村。谢匡时 图
本来打算就“上海最后的渔村”这个议题一探究竟,目的地在奉贤海边。行前准备,一路检索过去,海岸旅游区开发搁置、海景房烂尾、化工厂落地、墓地建设、地铁不通等关乎房地产投资的负面因素都跳了出来。不用想,这个地块估计人气不高。海边不是钓鱼的,就是钓鱼的了。
奉贤沿海一带,现在还在打鱼的人估计不多,能转业的估计都转了,没转的,天气暖和的时候,还在附近的海岛从事捕捞工作。
这些渔民以前都住在海岛。渔民上岸,是政商合作的海岸旅游开发的结果。对不少渔民来说,这意味着可以拿海岛土地使用权换上海户口。听说有地产商曾上岛谈过土地租借,一平米两百块。不过,看到岛上那么多没窗户的别墅,你可能就知道,项目没有谈成。据说,现在岛上人不多,部分老者仍在常驻,也就捕鱼旺季时人多一些。此前疫情之下,已经很久没有通船旅游的机会。就这样,海岛变成一个纯粹的工作场。有时又想,在上海这种相对高度城市化的地方,如果海岸开发得力,是否也没可能再看到职业捕鱼者的身影?
带着这些问题,我们接触到做海洋公益,并在海洋垃圾治理领域深耕多年的刘永龙。他和他的团队“仁渡海洋”多年来组织社会公众在上海的海滩捡拾垃圾。这两年,又成立“海知趣”公司去到部分海岛倡导垃圾分类回收,反倒成为在海边积极做事的人。放任式的自由贸易和地产开发,作为资本主义的反讽之一,正是这样在局部制造看似理想的社群,迫使市镇担负起公共卫生的责任,也让更多民众参与其中。
,,以太坊高度开奖(www.326681.com)采用以太坊区块链高度哈希值作为统计数据,以太坊高度开奖(联博统计)数据开源、公平、无任何作弊可能性。联博统计免费提供API接口,支持多语言接入
海岸/海洋垃圾治理,本质与渔民联系紧密。相关部门正在制定和落实法规,以促进渔民在捕鱼过程中减少海洋垃圾的产生。一刀切的处理办法也存在,干脆让渔民集体不再从事捕捞工作。但对海岸和海岛的渔民来说,一定程度上,他们正在与致力于海洋垃圾治理的公益伙伴们一起,清运海岸和海岛垃圾。
我们顺势和刘永龙老师聊了聊,了解一个海洋公益领域的专业者是如何参与治理海洋垃圾问题的,并从哪些角度推动了社群参与和行业建设。以下是刘永龙的口述实录。
在海洋垃圾治理领域深耕多年的刘永龙。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
海洋垃圾治理与渔业
渔业既是垃圾的制造者,又是受害者。这是非常矛盾的事情。渔民很清楚,自己是利益相关方,他们也愿意行动。渔业是海洋垃圾的生产者之一。所以,海洋渔业垃圾是我们首先想到的点。怎么减少渔业生产的海洋垃圾,我们从上海开始。